“快快快!来了来了!”
西安知府忙不迭的招呼两侧的仪仗队伍和锣鼓手忙起来。
一路小跑着率西安六州三十一县的僚属,冲到了官道的最前面候着。
这些官员按顺序排好后,都将目光看向李暄的仪仗队伍。
“好威势!”
西安知府和下面六州三十一县的僚属看直了眼。
李暄这次衣锦还乡的仪仗队伍,可谓是奢靡到了极点。
最前方的导从队伍负责的是开道和护卫。
八扇巨大的朱漆牌匾上,左边四面是回避,右边四面是肃静。
再往后,就是朝廷都督府的校尉,举着六面清道旗,被大风吹得咧咧作响。
左边三面,第一面上写着太师太傅,意味着李暄如今的最高荣誉,三公之二!
第二面上是总宪都察院,代表他的尊称,总领宪纲法度!
这比左都御史还要猛一些。
因为都察院不仅是一个左都御史,还有一个右都御史。
按朝廷规制,都察院的事虽然是左都御史做主,但右都御史有知情和建议权。
可如果有这个总宪都察院就不一样了。
那意味着,李暄这个左都御史做什么怎么做,完全可以不通知右都御史,一个人做决定。
第三面是兼领都察院左都御史,就是实际的官职,这正二品的官职,夹在这几面旗里,倒显的不怎么突出了。
而右边的几面旗,则是青丝线绣的一个硕大李字。
青丝已经是仅次于皇帝卤簿仪仗的最高规格颜色。
这些清道旗按荣誉,尊称职权,正式的职权,还有姓氏排着。
朝廷文臣领袖,三公重臣的威严通过这几面清道旗,被众人知晓,身份的矜贵和肃重铺面而来。
开道的队伍最中间,西安知府和僚属竟然还看到有十二名锦衣卫!
全都穿着重大朝会、典礼时才穿的飞鱼服!
这些锦衣卫再往后,就是兵器仪仗。
朝廷都督府的校尉持着金瓜、钺斧、朝天镫、枪、戟、刀、盾。
兵器仪仗队伍的两侧,又是宫里的人,举着礼器,旗幡伞扇。
龙虎旗、麒麟旗。
引幡、传教幡、告止幡。
金华盖。
西安知府和西安六州三十一县的这些僚属,越往后看越是心惊!
这仪仗队伍看不出来任何的喜庆!
能感受到的只有三公之二,朝廷大员出行的威严,肃穆,庄重!
除了必要的礼乐和前方清道队伍呵斥闲杂人等退散的声音。
再听不到其他一丝的杂音,全程保持着肃静。
西安知府不受控制的把头转到僚属的方向,瞪着大眼,和他们面面相觑。
每个人心里此时都只剩下了一种情绪。
就是震惊!
为李暄竟然如此受宠!
而感到震惊!
众所周知,朱元璋是最痛恨官员奢靡,铺张浪费的。
“我记着,洪武十八年,有知府就因为用了个八人抬的轿子,被弹劾,就被陛下判了斩首。”
一个知州咽了咽喉咙,话里的意思不言而喻。
因为一个小小的铺张浪费,就被砍头。
那如今李太师这般大张旗鼓的仪仗队伍,被凌迟都够了吧!
“没想到,陛下竟然如此恩宠李太师!”
几个知州附和着感慨,感慨的时候脸上还残留着震惊!
李暄能用这种仪仗,还有锦衣卫和宫里的人,那说明这就是得到朱元璋允准的!
没有僭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