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阁全本库

笔趣阁全本库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汉末:陛下何故造反? > 第十一章 渡河

第十一章 渡河(1 / 1)

“銮驾随从众多,既有公卿,亦有扈从,又载典籍诏书,行止迟滞,难以疾驰,而李、郭今虽败仗,多因背后受敌,待其重整战阵,则不可轻撄其锋,加之二贼行军速如急风,机动迅捷,若我等径趋陕县,不旬半月之间,必为所及,彼时若再整军备战,悔之晚矣。”

不同于众臣认同李乐谏言的一致,刘涣尚且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

历史上在经历弘农东涧惨败后,汉献帝刘协的流亡朝廷在董承、杨奉等将领护卫下退至曹阳,而后在短暂的一场胜利后便继续出发前往陕县。

如果他听从众臣的意见,按照史实路线,即继续东归,前往陕县,路上虽有白波军以及匈奴援军的掩护,但前者原为黄巾余部,后者匈奴骑则属于异族雇佣兵,缺乏重装备不说,其忠诚度与战术素养亦有存疑,而韩暹与董承之间又宿卫不和,防线破裂,当李傕,郭汜调整战术再攻时,王师瞬间溃不成军,遭遇毁灭性打击。

莫说是陕县,銮驾甚至都未走出曹阳。

此战的死伤,甚至远超之前极为惨烈的弘农之战,光禄勋邓渊、廷尉宣璠、少府田芬、御史邓聘、大司农张义等官员全部战死,宫车损失大半,皇室器物尽数落入李傕,郭汜手中,御林,虎戎军等禁军只剩下不到百人。

等到那个时候,汉室最后的威严和倚仗将会损失殆尽,将军印还不如一斗米值钱,天子将会彻底沦为各诸侯之间用来号令天下的物件。

刘涣并不想同历史上的献帝刘协一般,被一众大臣推着奔向汉室倾颓的终点。

这………

群臣听了天子所言,一时间惊异万分,实在未想到以前总是听从商议结果的天子如今竟有自己的见解。

刘涣此言,直接揭开了此次胜仗的本质原因,即偷袭取胜,这场暂时的胜仗并不能证明王师能够抵抗李傕,郭汜的追兵。

而宫车缓慢,官员扈从众多也会导致车架行驶缓慢,不然也不会迁都迁了半年还未迁至洛阳。

种种矛盾之下,李乐,胡才等人一时默言。

天子的话确实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,可是就单论眼下这种情形,除了出发去陕县,銮驾还能去何方?

“陛下之言极是。”

李乐拱手一拜,出言道:“只是李、郭追兵如狼似虎,陕县虽非安处,然道里近便,可暂作守御之备。”

“若论陆行,銮驾必不能疾于二贼之骑。”

刘涣从主座起身,对众人投以意味深长的目光。

“不过,若易道水行,则情势迥异矣。”

水……水行?

众人听罢,皆是一惊,李乐等人诧异不能言。

刘涣命人取来地形山川之图,以手指曹阳道:“当于此地先北渡黄河,躲过李,郭二人追击,而后再徐徐南行。”

历史上王师在陕县大败后,銮驾根本没有自保能力,直到最后没了办法,众人才商议度过黄河,前往河东郡。

彼时因为事发突然,李乐只仓皇筹备数只船只,天子与公卿步行出营,到达黄河边,渡河时,士卒争相上船,不可禁制,董承与李乐便用戈击打士卒,斩断的手指落在船上,已经多到能用手捧起来。

断指、冻溺,士孙瑞等重臣被杀,皇室威仪将会彻底崩解。

而刘涣的想法,便是现在直接过河,省去继续东进途中可能遭受的战事。

虽然追兵将至,即便是现在渡河,也要遭受一定的兵力损失,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,这种损耗都要比历史上继续东进,损失惨重后再狼狈过河的结局要好得多。

“李傕,郭汜之徒乱政擅权,昔日挟朕以制朝廷诏令,一自命为大司马,一自命为车骑将军,又于长安鬻爵害民,罪状滔天,今一朝失朕,如丧正统,其心必惊而穷追不舍。”

“虽遭小败,然或许已经窥探援军之数,如果执意东行前往陕县,则很有可能连曹阳都走不出去。”

见众人陷入沉思,刘涣复道:“若于曹阳渡河,一可以避免曹阳至陕县一路伤亡。同时亦可防止行动不便的女眷被李,郭之军掳走。”

“二来可以缩短至少五日行程,抢占河东军庇护。”

“三则可以削弱李傕追击意志,若在此时再遣人使计离间二人,则李催,郭汜二人可不攻而破。”

刘涣尽可能将利弊分析摆在明面,但此时的他并非缔造汉统的开国皇帝刘邦,亦非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,他只是一个逃难途中的皇帝,虽是天子,却仍要依赖别人保护。

自然,决定权也掌握在手握兵权的将领手中。

许是未料到天子突然变得这般熟悉军务,亦或是摸不透董承,杨奉,以及以李乐为首的白波军将领的态度,群臣一时间皆沉默不言。

帐内寂静无声,只是听得见武将粗重的呼吸以及帐外偶尔传来的鸟声悲鸣。

“陛下所说,臣深以为然。”

在逐渐僵硬的气氛中,董承率先出言,打破了无人发言的局面。

方才他仔细倾听了陛下所言,发现直驱陕县确实风险太大,銮驾极有可能还未出曹阳便被身后的李,郭贼兵赶上,到时免不了又是一番恶战,若战而不胜,最先遭殃的便是女眷。

他董承还指望着妹妹承幸于天子,让自己成为下一任汉帝的舅舅,自然不容许此等事情的发生。

更何况。

董承将余光瞥向面前的李乐,胡才,韩暹,去卑四人。

现在虽有白波军以及匈奴轻骑的援助,但这些一个先前是黄巾余部,一个是外族骑兵,战斗能力暂且不说,就单论忠心程度,他都怕这些军队临阵倒戈,密通李傕,郭汜之军将天子掳走。

想及此处,董承复又转身,有意询问身旁的兴义将军杨奉。

“杨将军觉得如何。”

杨奉目光落在地图上,沉思片刻,心里总归还是觉得有些不稳妥,他正欲再出言相劝,谁料一抬头,却与天子目光正好交汇,其中既有对他的信任,亦有对渡河一事的决心。

杨奉一震,末了,本来想说的话终究还是咽了回去。

喜欢汉末:陛下何故造反?请大家收藏:()汉末:陛下何故造反?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热门推荐